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人文素养全面发展、专业知识基础扎实、富有人文精神与创新意识,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,成为能够适应中等教育、学术研究、新闻出版、机关文秘、文学创作、文字编辑等方面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二、培养要求
具有科学的世界观、正确的人生观,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,并富有开拓创新精神,适应社会与经济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。具体目标和要求如下:
1. 热爱祖国,拥护党的领导,追求真理,具有远大理想、高尚品质和实事求是、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,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创业意识,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人才。
2. 掌握科学、先进的理论和方法,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素质,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综合的人文素养,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。
3. 具有本专业较扎实的基本知识、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,有较强的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,了解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,具有独立获取知识、处理信息和科学研究比较全面的能力。
4. 掌握一种外国语,有一定阅读与翻译本专业的外文书刊的能力。
5. 具有良好的理论涵养、审美情趣和健康体魄,达到理论与实践、实干与能干的有机统一。
三、学制与修业年限
标准学制为4年,修业年限3-6年。
四、授予学位
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,符合毕业要求,准予毕业,发给毕业证书。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》和《南昌理工学院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》规定者,授予文学学士学位。
(一)毕业标准
1、达到专业所需的知识、能力、素质要求。
2、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,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,总学分不低于164分。
3、取得创新创业教育不少于6学分。
4、见习、实习成绩合格。
(二)除去集中实践环节为必修学分以外,设置可抵学分项目
1、论文发表:中文核心期刊5学分/篇,国家级一般期刊2学分/篇,省级一般期刊1学分/篇,其他刊物酌情处理。
2、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成员前3名,2学分/项目。
3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:省级:一等奖4学分/次,二等奖2学分/次,三等奖1学分/次;国家级:一等奖5学分/次,二等奖3学分/次,三等奖2学分/次。同时获多项奖取最高一项。
4、专利:发明专利5学分/项,实用新型专利3学分/项,外观设计专利2学分/项。
5、创新创业学分按学校学分管理办法计算学分。
五、主干学科
汉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,研究方向有:文学与社会发展、文学艺术与传统文化发展、汉语文化与区域文化发展。
六、主要课程设置
1、主干课程:
现代汉语、古代汉语、文学概论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代文学、中国当代文学、
外国文学、中国古代文史、古代文论、语言学概论、国学通论、美学原理、哲学通论、比较文学原理、中国艺术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国文化史、音韵学、文字学、词汇学、文献学、中国语言学、社会语言学、西方语言学流派、基础写作、秘书学、演说与论辩等。
2、特色课程:
现代汉语、古代汉语、国学通论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代文学、音韵学、文字学、词汇学、文献学、中国语言学、中国文化史、演说与论辩、基础写作、秘书学。
七、主要实践环节
实践教学环节:包括专业实习、实训、社会调查、军事训练、专业集中实训环节、毕业论文(设计)等。实践教学环节按周计算,均不纳入课内总学时之内。
1、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根据课程需要,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专业及相关领域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。
2、见、实习
根据教学需要,在教学进程中或署、寒假期间组织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事业单位或实践基地进行见、实习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;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后,第7、8学期到合作单位进行实习,实习结束后,由所在实习单位给予实习生鉴定,学院验收成绩并载入学生学籍档案。
八、教学计划
1、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表
课程类型
|
学时
|
学分
|
理论
|
实践
|
学时
|
学分
|
学时
|
学分
|
通识课
|
必修课
|
736
|
42
|
444
|
25
|
292
|
17
|
选修课
|
160
|
10
|
160
|
10
|
/
|
/
|
合计
|
896
|
52
|
604
|
35
|
292
|
17
|
专业基础课
|
224
|
14
|
112
|
7
|
112
|
7
|
专业说主干(核心)课
|
624
|
39
|
532
|
33
|
92
|
6
|
专业课
|
544
|
34
|
280
|
18
|
264
|
16
|
课内小计
|
2288
|
139
|
924
|
93
|
468
|
46
|
集中实践教学环节
|
|
25
|
—
|
学分总计
|
164
|
实践教学学分比例
|
44%
|
2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
代码
|
名称
|
周数
|
学分
|
开设学期
|
0002000001
|
入学教育
|
1
|
1
|
1
|
1702000110
|
军事训练与理论
|
2
|
2
|
1
|
1102040540
|
集中实训(1)
|
2
|
1
|
5
|
集中实训(2)
|
2
|
1
|
6
|
0002000002
|
社会实践与公益劳动
|
2
|
2
|
课外
|
0002000003
|
素质拓展(第二课堂)
|
6
|
6
|
课外
|
1102040541
|
毕业实习
|
8
|
4
|
8
|
毕业论文(设计)/答辩
|
12
|
8
|
7、8
|
合计
|
35
|
25
|
|
3、教学时间安排表
学年
|
学期
|
总周数
|
教学周数
|
考试
|
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
|
机动
|
寒署假
|
军训
|
入学教育
|
实训
|
毕业论文
|
实习
|
其他
|
一
|
一
|
52
|
16
|
1
|
2
|
1
|
|
|
|
|
0
|
4
|
二
|
16
|
1
|
|
|
|
|
|
|
1
|
8
|
二
|
三
|
52
|
16
|
1
|
|
|
|
|
|
|
1
|
4
|
四
|
16
|
1
|
|
|
|
|
|
|
1
|
8
|
三
|
五
|
52
|
16
|
1
|
|
|
|
|
|
|
1
|
4
|
六
|
16
|
1
|
|
|
|
|
|
|
1
|
8
|
四
|
七
|
40
|
8
|
1
|
|
|
4
|
4
|
|
|
1
|
4
|
八
|
|
|
|
|
|
8
|
8
|
|
1
|
|
合计
|
196
|
104
|
7
|
2
|
1
|
4
|
12
|
8
|
|
7
|
40
|
4、全程教学计划表
课程
类别
|
课程
编号
|
课程名称
|
计划学时
|
总学分
|
学时分配
|
分学期学时学分安排
|
考核方式
|
讲授
|
实践
|
1
|
2
|
3
|
4
|
5
|
6
|
7
|
8
|
通识课平台
|
公共必修课
|
1702000101
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|
80
|
5
|
64
|
16
|
|
|
|
4
|
|
|
|
|
考试
|
1702000102
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
|
48
|
3
|
48
|
|
|
|
|
|
3
|
|
|
|
考试
|
1702000103
|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|
48
|
3
|
32
|
16
|
|
2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702000104
|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
|
48
|
3
|
48
|
|
3
|
|
|
|
|
|
|
|
考查
|
0502000101
|
大学英语 Ⅰ
|
64
|
4
|
32
|
32
|
4
|
|
|
|
|
|
|
|
考试
|
0502000102
|
大学英语 Ⅱ
|
64
|
4
|
32
|
32
|
|
4
|
|
|
|
|
|
|
考试
|
0502000103
|
大学英语 Ⅲ
|
64
|
4
|
32
|
32
|
|
|
4
|
|
|
|
|
|
考试
|
0502000104
|
大学英语 Ⅳ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2
|
|
|
|
|
考查
|
1302000101
|
大学体育Ⅰ
|
32
|
1
|
4
|
28
|
2
|
|
|
|
|
|
|
|
考查
|
1302000102
|
大学体育Ⅱ
|
32
|
1
|
4
|
28
|
|
2
|
|
|
|
|
|
|
考查
|
1302000103
|
大学体育Ⅲ(俱乐部)
|
32
|
1
|
4
|
28
|
|
|
2
|
|
|
|
|
|
考查
|
1302000104
|
大学体育Ⅳ(俱乐部)
|
32
|
1
|
4
|
28
|
|
|
|
2
|
|
|
|
|
考查
|
0102000101
|
信息技术基础(文)
|
48
|
3
|
24
|
24
|
|
3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902000101
|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
|
32
|
2
|
32
|
|
2
|
|
|
|
|
|
|
|
考查
|
1702000105
|
形势与政策
|
32
|
2
|
32
|
|
分专题讲座
|
考查
|
2002000101
|
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
|
32
|
2
|
32
|
|
1
|
|
|
|
|
1
|
|
|
考查
|
0002000101
|
文献检索与利用
|
16
|
1
|
4
|
12
|
|
|
|
|
|
1
|
|
|
考查
|
小 计
|
736
|
42
|
444
|
292
|
|
|
|
|
|
|
|
|
|
公共选修课
|
160
|
10
|
160
|
|
|
|
|
|
|
|
|
|
|
合计
|
896
|
52
|
604
|
292
|
|
|
|
|
|
|
|
|
|
专
业
基
础
课
平
台
|
1102040301
|
现代汉语
|
64
|
4
|
48
|
16
|
4
|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02
|
外国文学史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2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03
|
中国古代文化史
|
32
|
2
|
16
|
16
|
2
|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04
|
中国艺术史
|
32
|
2
|
16
|
16
|
|
2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05
|
汉字学
|
32
|
2
|
16
|
16
|
2
|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06
|
逻辑学基础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2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07
|
论文写作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2
|
|
|
|
|
考试
|
小 计
|
256
|
16
|
144
|
112
|
|
|
|
|
|
|
|
|
|
专
业
主
干
课
(
专
业
核
心课)
|
1102040308
|
语文课堂教学技能
|
64
|
4
|
48
|
16
|
4
|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09
|
古代汉语
|
64
|
4
|
48
|
16
|
|
4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10
|
文学概论
|
64
|
4
|
64
|
|
|
4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11
|
中国文学史
|
64
|
4
|
64
|
|
|
|
4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12
|
中国现代文学
|
64
|
4
|
52
|
12
|
|
4
|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13
|
中国当代文学
|
64
|
4
|
52
|
12
|
|
|
4
|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14
|
外国文学
|
64
|
4
|
52
|
12
|
|
|
|
|
|
4
|
|
|
考试
|
1102040315
|
美学原理
|
48
|
3
|
48
|
|
|
|
|
|
3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316
|
基础写作
|
64
|
4
|
52
|
12
|
|
|
|
|
|
4
|
|
|
考试
|
1102040317
|
国学通论
|
64
|
4
|
52
|
12
|
|
|
4
|
|
|
|
|
|
考试
|
小计
|
624
|
39
|
532
|
92
|
|
|
|
|
|
|
|
|
|
专业课平台
|
专业必修
课
|
1102040418
|
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2
|
|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419
|
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2
|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420
|
《论语》研读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|
2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421
|
社会语言学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|
2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422
|
词汇学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2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423
|
秘书学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|
2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424
|
教育学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|
|
2
|
|
|
考查
|
1102040425
|
唐诗研究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2
|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426
|
中国语言学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|
|
2
|
|
|
考查
|
1102040427
|
哲学通论
|
32
|
2
|
24
|
8
|
|
|
|
|
2
|
|
|
|
考查
|
小计
|
320
|
20
|
168
|
152
|
|
|
|
|
|
|
|
|
|
专业选修课
|
1102040528
|
中国古典文献学
|
32
|
2
|
24
|
8
|
|
|
|
2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529
|
中国思想
|
32
|
2
|
24
|
8
|
|
|
|
2
|
|
|
|
|
考试
|
1102040530
|
中国文化史
|
32
|
2
|
32
|
|
|
|
|
|
|
|
2
|
|
考试
|
1102040531
|
文心雕龙》研究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2
|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532
|
宋词研究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|
2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533
|
宗教文化与文学
|
32
|
2
|
24
|
8
|
|
|
|
|
2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534
|
训诂学
|
32
|
2
|
32
|
|
|
|
|
|
2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536
|
地域文学与文化
|
32
|
2
|
24
|
8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37
|
音韵学
|
32
|
2
|
24
|
8
|
|
|
|
|
|
2
|
|
|
考查
|
1102040538
|
中国美学史
|
32
|
2
|
24
|
8
|
|
|
|
|
|
|
2
|
|
考试
|
1102040539
|
中国文学批评史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|
|
2
|
|
|
考试
|
1102040540
|
书法基础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40
|
中国当代文学思潮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541
|
影视艺术研究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42
|
中国文学批评史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43
|
当代西方文论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44
|
影视文学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2
|
|
|
考查
|
1102040545
|
影视艺术欣赏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46
|
诗词对联写作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47
|
新闻写作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2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548
|
儿童文学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49
|
民间文学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2
|
|
|
考查
|
1102040550
|
文学评论写作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2
|
|
考查
|
1102040551
|
当代文学评论
|
32
|
2
|
8
|
24
|
|
|
|
|
|
|
|
|
考查
|
1102040552
|
课件与微课制作
|
32
|
2
|
16
|
16
|
|
|
|
|
|
|
|
|
考查
|
小计
|
224
|
14
|
112
|
112
|
|
|
|
|
|
|
|
|
|
合计
|
544
|
34
|
274
|
270
|
24
|
25
|
24
|
22
|
22
|
22
|
20K
|
|
|
集中性实践环节(含素质拓展)(25学分
|
|
25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总计
|
2288
|
164
|
1528
|
760
|
24
|
25
|
24
|
22
|
22
|
22
|
20K
|
|
|
说明:专业选修课程必须选满14学分。
|